联系电话:010-56129638 手机:18210178039 客服QQ:88577825 客服QQ:68168039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法硕复试调剂 >

2014考研政治复习: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

时间:2013-06-04 11:08 来源:未知 作者:华成法硕学校 点击:
 
 
  本章概要及考点提示
 
  本章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: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。考点主要包括:改革开放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。
 
  考点详解
 
  一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
 
  (一)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
 
  1.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。
 
  2.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,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,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,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。
 
  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,坚持“十个结合”实现改革开放目的和效果的统一。
 
  4.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。
 
  (二)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
 
  1.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论述
 
  第一,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,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。
 
  第二,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(非对抗性)和特点(又相适应又相矛盾)。
 
  第三,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。
 
  第四,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,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。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,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,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。
 
  2.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
 
  第一,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,要从实际出发,主要是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,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。
 
  第二,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。
 
  第三,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、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。
 
  第四,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。
 
  二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
 
  (一)改革的全面性
 
  1.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,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,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。
 
  2.“三个有利于”标准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。
 
  3.在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不能陷入姓“社”还是姓“资”的抽象争论。
 
  (二)正确处理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关系
 
  1.保持改革、发展、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。
 
  2.把改革的力度、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。
 
  3.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、发展、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。
 
  三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
 
  (一)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
 
  1.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。
 
  2.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。
 
  3.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,吸取人类文明成果,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。
 
  4.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关系。
 
  (二)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
 
  1.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
 
  2.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
 
  3.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
 
  (三)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
 
  1.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,提高对外贸易效益。
 
  2.坚持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相结合的战略。
 
  3.切实维护国家安全。
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内容
华成法硕---致力于打造国内法律硕士考前培训第一品牌